專欄作者新書出版:Android App程式開發剖析 第三版(適用Android 8 Oreo與Android Studio 3)
Android 6 Tutorial 第二堂(1)規劃與建立應用程式需要的資源 << 前情
行動裝置提供各種不同應用的程式,讓使用者可以隨時執行一些工作、瀏覽網頁和玩一些遊戲。因為螢幕尺寸的關係,它不會像一般個人電腦上的應用程式,需要設計一些很複雜的操作畫面。透過觸控螢幕的操作,行動裝置應用程式提供簡單與直覺的操作畫面,通常不需要使用說明書,就可以讓使用者順利的使用應用程式。
Android是一個開放的作業系統,這表示所有廠商都可以設計與製造各種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行動裝置,這些裝置的螢幕尺寸和內建的設備,並不是固定的。尤其是螢幕的尺寸和解析度,會讓Android應用程式的畫面設計,跟其它技術比較不一樣。一個設計良好的應用程式,在螢幕是3.4吋、解析度是480X800的裝置上執行,還有在螢幕是4.7吋、解析度是1920X1080的裝置上執行,應用程式的畫面看起來應該是一樣的。
Android應用程式的畫面設計,採取一種比較靈活的方式,作法也跟其它技術比較不一樣。這一章說明設計應用程式畫面的重要概念與方式,學習使用各種Android畫面控制項和版面配置元件。
6-1 設計使用者介面
一般的Android應用程式,通常需要提供一些畫面,讓使用者執行操作或瀏覽資料。應用程式的畫面是使用一些Android API中的畫面物件組合起來的,這些畫面API主要在「android.widget」套件下,這個套件提供各種畫面元件的類別,例如在應用程式畫面上的一個按鈕,就是一個「Button」類別的物件。認識基本的畫面元件以後,在規劃與設計應用程式的畫面時,你就可以製作像這樣的文件資料:
在上面的規劃資料裡面,你可以決定使用哪些畫面元件,例如用來顯示文字的「TextView」元件,或是讓使用者輸入文字用的「EditText」元件。針對整個畫面的安排,你也會決定控制元件排列方式的畫面配置元件,例如這個畫面適合使用「RelativeLayout」這種畫面配置元件。像按鈕或輸入這類元件,需要在程式碼中設計按鈕的工作與讀取輸入的內容,所以需要為它們取一個名稱,這個工作也可以在規劃應用程式的畫面時就決定好元件的名稱,在設計畫面與撰寫程式的時候,會使用這些名稱執行一些設定。
跟一般其它技術的畫面元件類似,Android跟畫面相關的元件在「android.view」和「android.widget」兩個套件中。下圖顯示主要的套件和部份的元件類別:
上面的類別圖形只有顯示少數幾個元件,在android.view套件下的「View」類別,是所有畫面元件的父類別。同樣在這個套件下的「ViewGroup」是所有畫面配置元件的父類別。它們各自有很多子類別,提供各種畫面和配置元件。大部份的Android應用程式設計,應該使用XML格式的畫面配置檔為Activity元件設計畫面,它放在「res\layout」目錄下,這是在這裡說明的主要設計方式。
6-2 畫面元件的基本設定
Android的畫面元件是View和ViewGroup的子類別,提供各種應用程式畫面需要的元件。在畫面配置檔中設計應用程式的畫面,是採用與這些與元件類別名稱一樣的標籤,再依照需要加入一些設定,所以跟程式設計的作法很不一樣。畫面配置檔一定要放在「res/layout」目錄,檔案名稱必須是小寫的字母和底線,副檔名一定是「.xml」。一個基本的畫面配置檔內容會像這樣: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使用Button標籤,設定整個畫面只有一個按鈕元件 -->
<!--
xmlns:android="..." 這個設定一定要加在第一個標籤,
後面還有其它標籤的話,就不用再加入這個設定
-->
<Button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text="Hello! GUI!" />
這個畫面配置檔只有在畫面中加入一個按鈕元件,它使用的是「Button」標籤,在API裡面也有一個名稱為「Button」的類別。設計好需要的畫面配置檔,就可以在Activity元件的onCreate方法中,呼叫「setContentView」指定元件使用指定的畫面資源:
public class Test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設定畫面配置資源
// 指定的參數在「R.layout.」後面是檔案名稱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test);
}
}
不管是設計一個簡單或複雜的畫面,對放到畫面中的元件,都有一些基本而且通用的設定,在大部份的情況下,一定要為畫面元件加入下列決定大小的設定:
- android:layout_width:設定畫面元件的寬度
- android:layout_height:設定畫面元件的高度
因為各種Android裝置的螢幕尺寸與解析度並不是一樣的,所以在設定畫面元件的大小時,應該要設定為「matchparent」或「wrapcontent」。例如把元件的寬度設定為matchparent時,這個畫面元件的寬度就會佔滿所用的空間。設定為wrapecontent的話,會根據這個畫面元件自動調整為足夠顯示內容的空間。如果畫面中只有一個按鈕元件,不同的設定組合會有不同的效果:
這樣的設定方式,讓應用程式的畫面在不同尺寸與解析度的螢幕顯示的時候,看起來會是一樣的。你也可以為畫面元件指定固定的寬與高,在設定的時候使用這些單位,例如「android:layout_width= "120sp"」:
- px:螢幕畫素。
- dp:每英吋畫面,160dp為一英吋。
- sp:和dp一樣,不過會根據裝置設定的字型大小自動調整。
- in:英吋。
- mm:公厘。
決定畫面元件的大小以後,你可能需要設定與其它元件的間隔距離,這個設定在畫面有比較多元件的時候,可以讓所有元件不會黏成一團,畫面看起來會好一些。這些是用來執行與其它元件的間隔距離設定,使用上面說明的單位設定需要的間隔:
- android:marginTop:設定上方的間隔。
- android:marginBottom:設定下方的間隔。
- android:marginLeft:設定左側的間隔。
- android:marginRight:設定右側的間隔。
- android:margin:設定上、下、左、右為同樣的間隔。
你還可以控制畫面元件內容的間隔距離設定,讓一個元件的內容與它使用的空間有一點間隔,元件本身看起來就不會那麼擁擠。這些是用來執行元件內容間隔距離的設定:
- android:paddingTop:設定內容上方的間隔。
- android:paddingBottom:設定內容下方的間隔。
- android:paddingLeft:設定內容左側的間隔。
- android:paddingRight:設定內容右側的間隔。
- android:padding:設定內容上、下、左、右為同樣的間隔。
畫面元件還有一個可以控制內容位置的設定,設定名稱是「android:gravity」,可以讓你比較容易把內容設定為需要的位置。下面是它的設定值:
- top、bottom、left、right:設定畫面元件的內容對齊上、下、左、右。
- centervertical、centerhorizontal:設定畫面元件的內容對齊垂直或水平的中央。
- center:設定畫面元件的內容對齊垂直與水平的中央。
- fillvertical、fillhorizontal:設定畫面元件的內容佔滿垂直或水平空間。
- fill:設定畫面元件的內容佔滿垂直與水平空間。
這些設定值也可以使用組合的方式,例如希望把內容對齊下方的右側,就可以設定為「bottom|right」,多個設定值之間使用「|」隔開。這是一個設定效果的範例,它使用一個佔滿整個畫面的TextView元件,如果沒有設定的話,預設的內容位置是在左上方,使用一些不同的設定控制內容的位置:
如果是可以顯示文字內容的畫面元件,例如文字(TextView)、按鈕(Button)或輸入(EditText)元件,可以為它們加入文字內容與樣式設定:
- android:text:設定畫面元件的文字內容。
- android:textSize:設定文字的大小。
- android:textAppearance:使用系統的預設值設定文字的大小,設定的格式為「?android:attr/設定值」,有textAppearanceLarge(大)、textAppearanceMedium(中)和textAppearanceSmall(小)三種設定值。
- android:textColor:設定文字的顏色。
- android:background:設定背景顏色。
6-3 使用畫面配置元件
就算是一個簡單的Android應用程式,大部份都會在一個畫面中使用多個畫面元件,組合成應用程式需要的畫面,一個畫面只有一個畫面元件的情況應該是不多的。所以你在規劃與設計應用程式的畫面時,除了知道要使用哪一些畫面元件,也要規劃好畫面使用配置方式,就是決定所有需要的元件如何在畫面上排列。
因為各種Android實體裝置的螢幕尺寸與解析度並不是一樣的,所以畫面元件的排列、位置與大小也應該不是固定的,應用程式在不同裝置運作的時候,畫面看起來才會一樣。所以Android建議你應該使用「Layout」來設計畫面元件的排列方式,Layout是ViewGroup的子類別,ViewGroup是一種容器元件,可以把其它元件放在這些元件裡面,組合成需要的畫面。
在規劃與設計應用程式畫面的時候,應該就可以決定它們該使用哪一種Layout。Android在「android.widget」套件中提供的「LinearLayout」和「RelativeLayout」是基本的Layout元件。LinearLayout可以設定為依照水平(horizontal)或垂直(vertical)排列。RelativeLayout使用畫面元件相對的位置來排列,適合用在比較不規則的畫面元件配置。畫面元件放在這兩種Layout中的效果會像這樣:
如果應用程式的畫面比較複雜一些,這樣的Layout應該就不夠用了,所以使用這些Layout的時候,可以使用巢狀的方式組合成一個複雜的排列。例如這個畫面的排列方式,在最外層使用垂直排列的LinearLayout,裡面又包含上下兩個LinearLayout,它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設定為垂直和水平排列:
ViewGroup還提供一種很常使用的「TableLayout」,它可以把畫面切割為表格,你可以依照畫面的需求設定為像是2X4的區塊,每一個區塊都可以放一個畫面元件,如果需要的畫面不是一個固定的表格,也可以調整它們的區塊。使用TableLayout排列的畫面會像這樣:
6-3-1 LinearLayout
LinearLayout可以提供比較簡單的畫面配置,你可以設定它依照水平(由左到右)或垂直(由上往下)排列畫面元件。如果需要使用這種排列方式,在畫面配置檔中加入LinearLayout標籤,使用「android:orientation」設定排列的方式,「horizontal」為水平,「vertical」為垂直: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或horizontal" >
// 放在這裡的畫面元件會依照指定的方式排列
</LinearLayout>
放在LinearLayout裡面的元件,還可以設定它們佔用的空間比例,這樣就可以讓這種看起來很單純的排列方式,變得比較靈活一些。要設定元件佔用的空間比例,使用「android:layout_weight="比例"」,依照LinearLayout設定為水平或垂直排列,設定元件的比例後,它的寬或高就由比例來決定,所以應該把元件的寬或高設定為「0dp」。如果其中有一個元件沒有設定比例,它會依照自己寬與高的設定決定大小,其它空間再由比例決定各自的大小。搭配使用這些設定,就可以很靈活的設定各種畫面的配置:
6-3-2 RelativeLayout
應用程式需要的畫面,可能不會都是很規則的排列,如果畫面元件的位置與排列比較複雜與不規則的時候,就比較適合使用RelativeLayout這種排列方式。它可以讓你決定元件在畫面上位置,還有設定元件與元件之間的相關位置與對齊方式。這種配置方式使用「RelativeLayout」標籤: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
// 使用關聯的方式排列畫面元件
</RelativeLayout>
放在RelativeLayout標籤中的畫面元件,可以依照畫面的需求,決定自己在畫面中的位置,也可以設定自己與其它元件的相對位置。這些是在RelativeLayout標籤中的畫面元件可以使用的設定:
- android:layout_位置="@id/元件名稱":決定自己在指定元件的相對位置,格式中的「位置」可以使用above、below、toLeftOf或toRightOf,依照順序表示把自己放在指定元件的上方、下方、左邊或右邊。
- android:layout_align對齊="@id/元件名稱":決定自己和指定元件的對齊方式,格式中的「對齊」可以使用Top、Bottom、Left或right,依照順序表示把自己的上、下、左或右對齊指定的元件。
- 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對齊="true|flase":決定自己與容器的對齊方式,格式中的「對齊」可以使用Top、Bottom、Left或right,設定為true的時候,依照順序表示把自己對齊容器的上、下、左或右。
- android:layout_center對齊="true|flase":決定自己與容器對齊中央的方式,格式中的「對齊」可以使用Horizontal、Vertical或InParent,設定為true的時候,依序表示將自己對齊容器的水平中央、垂直中央或容器中央。
搭配使用這些RelativeLayout提供的設定,就算是比較複雜或不規則的畫面,也可以很容易完成設計的工作: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lativeLayout … >
<TextView
android:id="@+id/account"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ACCOUNT: "
android:textSize="24sp" />
<!-- 把自己放在account元件的右邊 -->
<EditText
android:id="@+id/account_value"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toRightOf="@id/account"
android:paddingLeft="6sp" />
<!-- 把自己放在account_value元件的下方,而且對齊容器右邊 -->
<Button
android:id="@+id/ok"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Right="true"
android:layout_below="@id/account_value"
android:text="OK" />
<!-- 把自己放在ok元件的左邊,而且上方也對齊它 -->
<Button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alignTop="@id/ok"
android:layout_toLeftOf="@id/ok"
android:text="Cancel" />
</RelativeLayout>
這個畫面配置檔呈現的畫面會像這樣:
6-3-3 TableLayout
ViewGroup還提供一種很常使用的「TableLayout」畫面排列方式,它可以把畫面切割為表格,你可以依照畫面的需求,把畫面切割為像是2X4的區塊,每一個區塊都可以放一個畫面元件,如果需要的畫面不是一個固定的表格,也可以調整它們的區塊。這種畫面配置使用「TableLayout」標籤,搭配「TableRow」標籤建立需要的表格。TableLayout會控制畫面元件的寬與高,所以在這個標籤中的畫面元件都不需要設定寬與高,就算加入設定也不會有效果: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Tabl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
<!-- 第一列 -->
<!-- TableRow不需要設定寬與高 -->
<TableRow>
<!-- 所有的元件都不需要設定寬與高 -->
...
</TableRow>
<!-- 第二列 -->
<TableRow>
...
</TableRow>
</TableLayout>
TableLayout會管理與控制畫面元件的大小,預設的情況,畫面元件的寬度都是「wrap_content」的效果。你可以在TableLayout標籤中加入這些設定,執行元件的寬度與是否隱藏的設定:
- android:stretchColumns:放大指定的欄位寬度。第一個欄位是0,可以設定多個欄位,例如「1,3,5」;設定為「*」表示所有欄位。
- android:shrinkColumns:寬度不夠顯示所有內容的時候,指定的欄位會自動縮小。第一個欄位是0,可以設定多個欄位,例如「1,3,5」;設定為「*」表示所有欄位。
- android:collapseColumns:隱藏指定的欄位。第一個欄位是0,可以設定多個欄位,例如「1,3,5」;設定為「*」表示所有欄位。
在TableLayout中加入android:stretchColumns的設定,可以讓指定的欄位佔用較大的空間。
6-3-4 結合多種畫面排列元件
上面說的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和TableLayout,單獨使用的時候,在設計一些比較複雜的畫面時,就比較不符合需求。不過只要是Layout元件都可以搭配使用,所以在規畫與設計應用程式的畫面時,如果想要設計一個比較複雜的畫面,應該要把畫面上所有的元件切割成適合的區塊,為每一個區塊挑選一個合適的排列方式,最後再把它們結合起來。例如像這個計算機應用程式的畫面,就會依照它們的需求使用LinearLayout和TableLayout組合成這樣的畫面:
6-4 建立記事本應用程式主畫面
瞭解Android應用程式畫面的設計方式後,現在要回到記事本應用程式,為它設計一個用來顯示所有資料的主畫面:
這個畫面的需求並不會太複雜,使用LinearLayout畫面配置元件就可以了,安排畫面元件的時候,最好幫它們設定邊界,元件才不會擠在一起。開啟「res/values/dimens.xml」,加入需要的尺寸資源:
<resources>
<dimen name="activity_horizontal_margin">16dp</dimen>
<dimen name="activity_vertical_margin">16dp</dimen>
<dimen name="default_padding">6dp</dimen>
<dimen name="title_txt_size">24sp</dimen>
<!-- 加入邊界尺寸資源設定 -->
<dimen name="default_margin">2dp</dimen>
</resources>
接下來開啟「res/layout/activity_main.xml」檔案,把它改為下面的內容: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tools:context=".MainActivity">
<ListView
android:id="@+id/item_lis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0dp"
android:layout_weight="1"
android:layout_margin="@dimen/default_margin"
android:dividerHeight="1sp"
android:background="@drawable/rectangle_drawable"
android:divider="@color/divider_color" />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gravity="center"
android:layout_margin="@dimen/default_margin"
android:padding="@dimen/default_padding"
android:background="@drawable/rectangle_drawable"
android:text="@string/app_name"/>
</LinearLayout>
執行這個應用程式,看看它在模擬裝置中顯示的畫面。這個畫面中的ListView是用來顯示資料列表的元件,目前還沒有為它設定任何資料,所以看起來是空白的。
為ListView元件指定資料的工作必須在Activity元件的程式碼執行,所以在畫面配置檔為ListView元件使用「android:id」為它設定一個名稱。開啟專案的「MainActivity.java」,修改為下面的內容:
package net.macdidi.myandroidtutorial;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ppCompatActivity;
import android.view.Menu;
import android.widget.ArrayAdapter;
import android.widget.ListView;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為ListView元件設定三筆資料
String[] data = {
"關於Android Tutorial的事情",
"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狗!",
"一首非常好聽的音樂!"};
int layoutId = android.R.layout.simple_list_item_1;
ArrayAdapter<String> adapter =
new ArrayAdapter<String>(this, layoutId, data);
ListView item_list = (ListView) findViewById(R.id.item_list);
item_list.setAdapter(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CreateOptionsMenu(Menu menu) {
// Inflate the menu; this adds items to the action bar if it is present.
getMenuInflater().inflate(R.menu.menu_main, menu);
return true;
}
}
完成這個階段的工作了,執行這個應用程式,檢查ListView元件是否顯示三筆範例資料:
課程相關的檔案都可以GitHub瀏覽與下載。
http://github.com/macdidi5/Android-6-Tutorial
後續 >> Android 6 Tutorial 第二堂(3)應用程式與使用者的互動
|
thenroid
12/18
想先說非常感謝這一系列的教學,讓在國外網站學習之餘還可以互相對照練習,這幾日的練習覺得真的有很大的進步!!
另外想問一下本頁最後JAVA第4行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ctionBarActivity;
是不是該改成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ppCompatActivity;
我看給的支援檔案是上面這一行,
如果用原本的會有執行錯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