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訊領域產學落差的反思! by 陳鍾誠 | CodeData
top

關於資訊領域產學落差的反思!

分享:

我是一個大學資訊工程系的教師,常常在想我該教學生甚麼,如何才能真正對他們有幫助呢?

由於我希望除了理論之外,所教的技術也能在產業上實用,因此也常常會想:「到底資工領域的產學落差在哪裡呢?」。

我相信產學落差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有些具有無法克服的障礙,全世界皆然。

例如我們不可能在學校內開個晶圓廠,然後讓「資工、電子、材料、化工」等領域的學生進去,讓每個同學都能在畢業前就學會晶圓廠的機器操作,這些因為高資本所產生的障礙,是學校難以克服的。

因此、類似這樣的技術,幾乎只能到了那個職務上才能學得到,這種與特定職務綁在一起的技能,我想原本就是產業界自己要培訓的能力,硬拉到學校裡來學習恐怕是不恰當也做不到的。

但是、除了這類的落差之外,還存在許許多多其他的落差,讓我舉一些例子來說明:

範例一、計算機結構的產學落差

計算機結構在資工系通常是必修課程,但是上課的時候通常只能講講理論,更糟的是我們所用的書常常都是研究性很強的書籍,像是 「Computer architecture —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這本,對那些連一顆 CPU 都沒有設計過的學生而言,要一下就去學 RISC Pipeline 類型的電腦,無疑只能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死讀這些內容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如果不這樣教,又能怎麼樣教呢?

這件事情如果是在 20 年前,我想可能不容易解決,畢竟用基本電子元件插出一顆 CPU 仍然是個相對困難的任務,但是在 FPGA 與數位設計工具發達的今日,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用 Verilog 或 VHDL 等硬體描述語言設計出一顆 CPU,然後還能燒錄到 FPGA 裏面形成一顆軟核心的 CPU,甚至可以在 FPGA 當中建構出整顆系統單晶片 (SOC),此時如果還要學生硬吞下那些沒有體驗過的理論,我覺得就有點太勉強了。

我相信如果學生能自己做出一台電腦,那麼資工系學生與硬體產業間的「產學落差」,就會縮小很多了。

範例二、C 語言的產學落差

對於學生而言,程式設計可以說是資工系最重要的基礎課程,而且現在大一的學生往往是從 C 語言開始學的,但是學過 C 語言的同學往往仍然有很多盲點,如我在以下文章當中所討論的:

這些盲點的原因之一是:學生所寫的程式通常不大,所以會將整個程式全放在同一個檔案裏,而不會分成許多單獨的檔案模組,在這種情況下,沒用過 #ifdef, make,沒寫過表頭的 .h 檔案,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由於缺乏合作撰寫程式的經驗,因此也很難培養「軟體工程」、「專案管理」等等領域的經驗,結果自然在學習這些課程時,會感覺到脫節而且難以體會箇中奧妙了。

範例三、學生心態的落差

最近 12 年國教的推動持續遭受到爭議,如果我們暫且不管這個政策的好壞,純粹就其想解決:「台灣教育太過強調考試,導致考試以外的實用內容受到排擠」的面向去看的話,我們會發現 12 年國教有個重要的想法,是要「讓台灣的學生能夠在減輕考試壓力後,有時間自由多元的探索,以便能找到自己的興趣」。

雖然我認為 12 年國教的政策已經走樣了,但是對於「讓學生有時間自由多元的探索,以便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這件事來說,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到金門大學教書的這十年來,每年都看到許多同學,進來之後卻不想學習。其中有些是對資工領域沒興趣,有些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是在大一程式設計學不太會之後就整個放棄了。

但是這些同學通常不會選擇轉系、直接休學、或者充分利用大學四年去學習自己想學的事物,甚至是好好的用力玩上四年也好。相反的,他們選擇的是翹課、或者繼續上著不想聽的課,然後在大學畢業之後,轉換跑道去做與「資工領域」無關的工作。

如果、這些同學能在進大學之前就找到自己想學的領域,或者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去念大學,那就不會浪費了整整四年的時間,過著如游魂般的大學生活了。

範例四、教授心態的落差

另一個我認為重要的原因是大學教授本身心態上的落差,這些落差的造成往往是有某些「政策因素」影響的。

其中兩個關鍵的政策因素是「以論文評量教師的聘用與升等」、「以計畫分配教師所能使用的經費」等兩項。

第一項的「以論文評量教師的聘用與升等」部分,影響非常深遠,現今台灣的大學已經在「聘用、續聘、解聘、升等」等面向上,全面的採用了論文制度,而且在「獎懲、資源分配」等面向上,也深受論文制度的影響。

當然、這種影響有某部分是好的,但是卻也有很多不好的,我們的大學教育正是在此一制度之下逐漸脫離了「教育初衷」,而變成了一場「點數遊戲」。有興趣深入瞭解這個現象的朋友可以參考 「台灣落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這篇文章與以下的投影片:

首先、在聘用上,由於「博士學位、高階教授」比例等都納入在大學評鑑指標當中,所以現在大學聘用教師除了要求博士學位之外,還會看這些教師的「論文數量與等級」,像是 SCI/EI/SSCI 等指標都會納入是否聘用的重要考量 (而且往往是硬性標準,不符合某些門檻者不予任用)。

這些聘用規定讓大學難以任用某些領域的教師,像是「動畫設計」由於還沒有甚麼博士學位,因此也不太可能有這類的人才在大學教書,更不要說要聘用「水電專長」的教師在大學裡教書了,除非這些人拿到「博士學位」之後還去寫了一大堆的「水電論文」,否則是很難被聘用的。

接著、在升等上,由於教育部在審合教授升等時,會採用論文作為基本的門檻。雖然教育部不斷的說他們沒有將「論文當作唯一的門檻」,像是「專利、書籍著作、作品、展演」等等都是可以用來作為升等的送審資料,但是除了一些像「音樂、美術」之類的特殊科系之外,基本上送「作品與展演」一出去就會被打槍了,而「專利、書籍著作」等等則會被那些「外審教授」所鄙視而給予不通過的命運。最後大家還是相信只有送審論文才能通過升等這一關的。

SCI/EI/SSCI 論文指標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也正是因為這些指標是比較難以被操控的。像是瞭解專利的人就知道:「宣稱範圍越狹窄,愈不容易卡住別人的專利」,是愈容易通過的,而圖書的出版,也可以用自費的方式出版。因此在論文升等制度出現之後,就成了一種「懶人指標」,我們不需要真的瞭解對方到底在作甚麼,只要看看他的論文出版在哪裡,有沒有 SCI/EI/SSCI 就可以判斷他的好壞了。最後這種「客觀指標」勢如破竹的主導了台灣的學術界,於是造成了今天的「獨尊論文」環境。

另外、在解聘方面,原本論文的影響力是比較低的,但是自從「六年條款」或「八年條款」實施之後,論文在解聘方面的影響力也就越來越強了,所謂的「六年條款」就是一種大學與教師之間簽定的契約,約定大學聘用該教師的條件是「必需滿足六年之內升等」的要求,如果無法在六年內升等的話,學校就會將這位教師開除。

事實上、這些「n 年條款」還是有法源基礎的,在「大學法」的第 19 條當中,有以下的規定。

第 19 條 大學除依教師法規定外,得於學校章則中增列教師權利義務,並得基於學術研究發展需要,另定教師停聘或不續聘之規定,經校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實施,並納入聘約。

於是「續聘與解聘」透過「與升等掛勾」的方式,附掛到了論文體制上,進一步強化了論文的效力。

在我們花了這麼多篇幅說明論文制度的影響力之後,且讓我們回到產學落差這個主軸上,看看論文制度對產學落差的原因之一 — 「教授心態的落差」有甚麼影響。

關於這點,在上述投影片中有詳細的描述,簡而言之、因為教授必須在論文體制下想辦法存活,於是必需經常出論文,因為「教學與實作」都難以列入績效,最後這些教授們都為了得到更多的論文點數而瘋狂的去寫論文,不管這些論文到底有沒有用,有沒有價值,只要容易投稿後被刊登,得到 SCI/EI/SSCI 點數就好了。於是大家都只去作容易出論文的領域與題目,而忘了「教學」才是大學老師真正最重要的任務,也忘了讓學生學會「實務技術」才能縮短「產學落差」,於是「產學落差就越來越大了」。

另一項影響產學落差的主要因素是「以計畫分配教師所能使用的經費」,這個因素事實上與「論文體制」也有緊密的掛勾,因為只有那些「高階的有力教授」,才能拿到「國科會」與「教育部」的計畫 (而且通常金額較大)。因此大家除了努力寫論文之外,還努力的利用更多的論文掌握更多的學術資源,以便申請到更多的計畫。於是產生了「福特式論文生產線」這樣的超級變異種,讓一個「恐龍級教授」透過「論文與計畫」的強化循環,也就是「找更多的手下去寫論文,以便申請到更多的計畫,拿到更多的錢,然後用這些錢找更多的手下幫他寫論文」的方式,不斷的擴大其「集團影響力」,讓「福特式論文生產公司」的規模越作越大。

可惜的是,國科會與教育部的計畫,通常只要通過之後,就不太容易撤回,於是整個計畫的執行結果並不太重要,能申請得到才是重點。於是這些計畫每個都看來「雄偉壯觀、技術先進、超英趕美」,但是最後卻都沒有「可以幫助產業界」的成果,於是我們的產學落差就更大了。

再補充一點、接計畫還會造成一些奇特的結果,就是需要用錢的人拿不到錢,但是很多擅長接計畫的人卻會拿到一大堆錢。

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錢改成以計畫方式分配了,所以連經常性的費用也只能去申請計畫來支應,例如本校現在連電腦維護更新費用都不給,只有靠著申請計畫來想辦法購買電腦,才能更新這些設備。於是我們沒錢可以購買或維修 PC,但是計畫來的時候卻有錢到可以買下一整批 51 台的 iMAC,甚至是一雙 40 萬的高級感應手套等等。

更糟的是,教授們接了這些計畫之後,往往壓迫學生,特別是碩博士研究生幫他執行,於是這些學生淪為實驗室的廉價勞工,越是糟糕的教授就越會採用糟糕的壓迫手段,並且將「計畫的執行結果」與「研究生能否畢業」兩件事掛上勾,然後再將「論文的生產結果」與「研究生能否畢業」也畫上等號。於是讓很多研究生都有很糟糕的「求生經驗」 。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 「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 這一系列的漫畫,就可以深入的體會其中的辛酸了。對了,他們最近還創了 Facebook 粉絲團 呢!)

當然、要花上這麼多心力在「寫論文」與「接計畫」上,哪還會有時間好好的準備教材,好好的教學生呢?而那些不能發表論文、但是對產業重要的實務技術,連在大學裏求生存都有問題了,更不用說是要讓學生能夠學得會,或者是透過技術轉移真的幫助到產業中的廠商呢?

後記

雖然如此,我們只能夠選擇相信,還是有很多願意冒著「被開除的風險」,真正關心學生、愛好技術、追求真理的老師,仍在大學裡默默的教授著學生那些難以發表論文的實務技術,希望透過自己小小的努力,讓我們的學生學會這些技術,讓產業能得到真正需要的人才!

當然、也有不少的學生,他們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而且不斷的努力學習著,儘管環境不是很好,儘管有些老師不認真教,他們還是持續努力的學習著各式各樣的技術。

儘管有上述的種種問題,我想對這些同學們說的是,不管台灣的教育環境有多麼糟糕,只要你們想學,一定可以學得很好。因為在這個資訊豐富的時代,不管外在環境如何,這些老師與學生們總是可以透過網路,取得他們所想要學的東西,從「開放原始碼」當中學習軟體技術,從「開放硬體」當中學到硬體技術,然後從網路的 YouTube、MOOC、OCW 等課程當中吸收全世界知識的精華,並且能夠透過 Facebook、Twitter、LinkedIn 等網路找到有相同興趣的同好一同學習,像是在「程式人雜誌」裏就有很多朋友們,可以與您一起學習程式相關的技術,歡迎您一起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我們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刻,加入我們吧!

參考文獻

  1. 台灣落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2. 全國法規資料庫:大學法
分享:
按讚!加入 CodeData Facebook 粉絲群

相關文章

留言

留言請先。還沒帳號註冊也可以使用FacebookGoogle+登錄留言

fenjj06/29

陳教授您好,常拜讀您演算法的大作。今日又有幸恭讀您的文章,真是鞭辟入裡。小弟有感而發,我非學術界人,但也一樣對軟、硬體科技充滿熱誠。也喜歡突發奇想,自己動手做些東西。曾嘗試申請過一些計畫經費,結果正如您文章中所表達的,需要經費的往往拿不到,但其他許多大牌教授計畫金額卻多到買十幾盒碳粉夾。期待您的文章激起共鳴,撥亂反正。

Kevin Tseng07/15

同意作者說的,尤其是這段: 「由於缺乏合作撰寫程式的經驗,因此也很難培養「軟體工程」、「專案管理」等等領域的經驗,結果自然在學習這些課程時,會感覺到脫節而且難以體會箇中奧妙了。」

我在網路及軟體業有8年的經驗,個人認為在學校4年裡所學的本來就不可能與業界無縫接軌,有落差很正常。畢竟在學的學生大多是才剛起步幾年,所以個人的淺件是資訊領域的學生在學校裡最重要的是能夠對個別領域培養出興趣、建立基礎觀念以及最重要的是自學能力的培養,因為資訊產業進步太快,即使是進入產業多年了,我也還是必須不斷地自我學習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因此,大學4年能學到這些能力我認為很重要,也很足夠。

至於研究所我個人看法是可以參考美國MBA教學方式,以案例的方式教學,例如將YouTube或是Yahoo購物中心當專案參考(我本身是軟體網路業,所以只提供軟體網路產業角度的參考意見), 再加上實作專案,讓學生分組以專案在碩一碩二兩年時間打造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網站平台,期間還可以與資管系、EE等相關科系一起分工,資管的就分配到系統營運、管理、資安等等工作任務,EE的也有相關的工作任務,將大學四年的基礎訓練學以致用外還訓練應用能力,這樣兩年的時間打造出一個業界等級的產品就可以讓學生經歷到專案管理、分工合作以及軟體工程的經歷及建立觀念。目前國內碩士班就要寫畢業論文,個人覺得太早,對學生來說也悶,養成國內碩士班普遍變成碩士的論文代筆或是所謂的便宜人工,以知識應用及技能的提升為主,而研究性的論文應該是博班比較適合。

熱門論壇文章

熱門技術文章